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全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成效如何?下一步怎样部署?7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全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已开展八期,“签约一批”项目累计3258个,“开工一批”项目累计6101个,“投产一批”项目累计3324个,充分发挥了当前稳增长、长远增后劲的作用,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拉动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带动下,全省工业投资增长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实现“V”型反转,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2023年第一季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
推动产业能级加快提升。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培育形成了郑州新能源汽车、洛阳新能源电池、濮阳氢能产业、鹤壁尼龙小镇等一批新的产业园区。
助推基础支撑更加有力。“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总装机802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形成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
按照部署,我省将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不断以项目建设新成效奋力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
聚焦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眼我省在钢铁、化工、食品、装备制造、轻纺、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方面的基础优势,持续深入开展新技改提升行动,以项目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再造新优势、焕发新活力,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聚焦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产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用好省科学院、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成果在我省转化,培育引进专精特新项目,力争到2025年,每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全省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个千亿级产业链目标任务,积极布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好“链长制”工作机制,找准延链补链强链的突破口,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增千亿级制造企业2~3家、百亿级制造企业20家、十亿级新兴领域制造企业100家以上。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破解土地审批手续多、周期长、保障难问题,通过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用足用好政府债券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举措满足项目建设融资需求,更好统筹环保、能耗指标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聚焦压紧压实责任,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考评督导。健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调整项目来源范围,优化“三率”转化标准,精简评价指标;应用北斗、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一张图”可视化监测调度平台,实现项目监管“一网统管”。(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