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六十四年不了情——写在中国农科院与新乡县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之际

时间:2021-03-24 来源:河南日报

 

 

  图/王伟宾

  你知道吗,在新乡县七里营镇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竟然“藏”着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6个院属研究所的试验基地,70多位各领域农业顶级专家带领60个课题组,长期在此开展科研工作!

  新乡综合试验基地,是中国农科院历史最悠久的合作基地。中国农科院与新乡县的“不了情”,可以追溯到中国农科院成立的那一年(1957年)。

  64年来,中国农科院持续深耕新乡县希望的田野,让新乡县成为中国内吸剂农药的发源地、中国抗性棉花的发源地、县乡村三级农科网的发源地!1000多项新成果在这里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成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0多项。

  鄘南大地,无声讲述着64年的故事、64年的深情、64年的农业“振兴梦”。

  一代代“大腕”,64年薪火相传

  1957年,时任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室主任齐兆生,带领其他3位科学家来到新乡县,住在七里营的生产队里,建立了20万亩的棉花治虫保产示范区,成为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的雏形。

  齐兆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昆虫学家,也是国内早期从事内吸杀虫药剂的研究者之一,他发明的用八甲磷水溶液浸泡蚕豆种子防治蚜螨的方法,对我国棉虫化学防治、新农药检测和棉虫综合防治等研究均有较大贡献。

  新乡县的田野,有着特别的“吸引力”,让齐兆生在这儿一干就是20多年。上世纪70年代末,他才返回北京。

  一代代“大腕”,薪火相传。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郭予元院士、吴孔明院士等著名农业昆虫学家,先后接过齐兆生的“接力棒”,几代人在新乡县长期驻守。

  他们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新型植保技术、新型药械研究以及抗虫、抗病棉花、小麦育种研究,用新乡的测报信息和产出的新成果,指导、服务华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

  中国农科院的其他院属研究所,也纷纷“相中”新乡县。

  1962年,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就在新乡县建立试验点,从事盐碱地改良和劣质水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与示范;1991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秉华,把20粒矮败小麦种子播撒在七里营的农田里,在这里研发出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信息研究所等,先后在新乡县建立试验基地,重点开展黄淮海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科技问题攻关研究,重大技术集成和科研成果中试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示范工作。

  用厚土和真情,留住农业科学家

  新乡县到底有啥魅力,让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来了就不想走”?

  “新乡县用厚土和真情,留住了我们的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园区基地管理处负责人王启现说,新乡县是一块“风水宝地”,位于北纬35度左右,地处黄淮海片区南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合各种作物生长;成果适用范围也更广;新乡县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都发自内心地重视农业科技,尊崇、厚爱农业科学家,让农业科学家有了“家”的感觉。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2009年,新乡综合试验基地开始大规模改扩建,需要流转4500亩试验田。新乡县对此全力支持,积极承担地面附着物清表工作,免除相关建设配套费用,县财政补贴土地流转费用……多年来,新乡县用于支持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的资金,保守估算在亿元左右。

  为服务试验基地的发展,2012年,新乡县专门成立中国农科院新乡试验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县领导兼任负责人,增强对资源的协调、调配能力;12名工作人员分工到所、到课题,责任到人,从安保、交通、食宿等方面不断优化科学家的生活、生产条件。

  安居方可乐业。舒心的科研环境,让科学家们的科研成果连年“井喷”。

  2010年以来,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产出新成果200多项;荣获专利150多项,培育通过审(鉴)定各类新品种150多个。各种成果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

  传播农业科技,培训10万人次

  在棉花育种界,提起“中植棉2号”无人不晓。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解决了棉花黄萎病防治难题,相当于治好了棉花的“癌症”,填补了国内空白。

  鲜为人知的是,“中植棉2号”的育种人,是只有初中学历的新乡县七里营镇七四村农民李修立。

  今年70岁的李修立,共培育出20个棉花新品种、4个小麦新品种,他培育的棉花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上亿亩,部分品种亩产超700公斤,仍是目前国内的棉花主栽品种。

  从满身土、两脚泥的“纯粹”农民,到高产的“明星”育种家,李修立是怎样实现“逆袭”的?

  上世纪70年代,长驻新乡县的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之余,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1971年,李修立经过一年的学习,成了一名光荣的农村技术员。

  “我日常的工作,除了给村里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还要协助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进行科研调查、农业试验。”李修立说,多年来,他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得到了齐兆生先生、郭予元院士、吴孔明院士的教导,也逐渐掌握了棉花育种的知识和方法。

  如今,李修立已是高级农艺师,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聘为研究员,还创办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公司。

  李修立是中国农科院在新乡县传播农业科技的一个缩影。

  60多年来,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培养了大批农业“土专家”,院地先后联合举办各类科技培训、成果观摩、科技对接活动上千场次,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0万多人次,培养科研技术工人1000多人。

  基层农技人员“板凳厚度”增加,提升了新乡县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科技含量。目前,新乡县已成为新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是全国和河南省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正在谋划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近水楼台先得月,让樱桃好吃树好栽

  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给新乡县带来啥好处?

  春风吹拂,樱桃花开。在位于七里营镇康庄村的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组甜樱桃示范基地里,基地负责人、康庄村村民杜学中喜上眉梢:“今年120亩樱桃树进入丰产期,5月初果实就能成熟上市,预计亩产可突破500公斤,每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

  早在几年前,杜学中就有了种植樱桃树带领乡亲致富的念头,可经过多次考察,他发现外地大部分种植户种植的果树病虫害严重、樱桃产量不高,一户户损失惨重。杜学中有点灰心丧气,跑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试验基地向专家求助。

  专家轻松给出了答案。原来,樱桃树大多靠扦插、嫁接等方法无性繁殖,根系对土壤等环境要求很高;樱桃树分雌雄,主要靠异株授粉,不把“情侣树”种在一起,就光开花不结果……选不对合适树种,树种搭配不科学,日常管理不到位,都是樱桃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和答案一起来的,还有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专家对康庄村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后,给杜学中送来了“萨米脱”“阿尔梅瑟”“赛维”等国外进口树种,还为他制定了详细的生产管理方案,义务传授种植技术。

  有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手把手的指导,2015年,杜学中栽下7200棵樱桃树苗,2019年就品尝到了甘甜的“科技果实”。

  樱桃树好栽了,杜学中扩大了种植规模,新流转土地80亩,种上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自主培育的樱桃新品种“春露”“春晖”“睿德”,要为樱桃种植户蹚出一条好路子。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产出的成果已在新乡县周边逐步辐射,形成了包括大田作物、鲜果、干果在内的50余个新品种的试种、示范区域,农业新成果累计应用示范面积达300万亩,以科技为引领的产业轮廓逐步形成。

  发扬“农科精神”,共谋振兴续前缘

  “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与新乡县结缘64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新乡县委书记申乐民说,科学家们对科学敬仰、对事业忠贞、对信念坚守、对群众热爱,这种“农科精神”,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乡县人。

  “来了齐专家,棉田有虫再不怕”,广为传唱的民谣里,有着“农科精神”。

  史来贺、刘志华、刘兴旭等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他们的模范事迹里,有着“农科精神”。

  纯公益性的“七里营农业生产服务部”1989年成立,走过32年的历程,他们给农民提供的从未间断的服务里,有着“农科精神”。

  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发扬“农科精神”?

  中国农科院正与新乡县联合建设中国农科院新乡基地科学家精神展览馆,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枚枚勋章,讲述齐兆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润物无声地感染人、教育人。

  如何延续中国农科院与新乡县的“不了情”?

  3月23日,中国农科院与新乡县正式签署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科院用农业项目、农业科技回馈新乡县,助力新乡县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表率。双方在并肩前行的路上,“不了情”将越来越深。(记者李虎成赵同增本报通讯员魏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