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从“科教更加进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间:2021-07-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14日电  题: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科教更加进步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 张泉、余俊杰

  这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从文盲率80%到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新起点上,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科教事业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的创新力量。

  国之重托 为科技突破标定方向

  2021617日,巨焰腾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2012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嫦娥奔月、天问探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我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413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5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27日,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馆,观众在体验5G智慧教育项目。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科技创新成果的加速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出全新引擎,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5G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2003613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的学生张扎妥(右)在教室上课(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下图:202133日,张扎妥的女儿张娜妥(右二)在哈卜吗村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新华社发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多年前,教室用木桩做墙、糊上泥巴挡风。如今,教室宽敞明亮,上课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室有3500册各类图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加大力度,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少数民族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

  十三五期间,全国23个省份、95.3%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1亿人次、资助金额达7739亿元。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

  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工作(20179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这所由新中国一手打造的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为国立学,为国家强起来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重大使命,数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设发展是新中国加强高等教育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如今,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增长到509万人年以上,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

  5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要注重营造和培育先进的学术与创新文化,要从孩子们抓起,培养诚信、求真、创新的文化。科研人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创新为要 保全面小康有里有面

  在众多科普展览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变迁:20世纪507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经称得上四大件;如今,高清电视、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等成了家居用品的主角。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让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提高生活水平、守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基于5G网络传输条件下的无人机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豫南换流变电站外巡检(202082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我国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灾害精准化监测预警,为生命安全提供科技守护;太阳能警示灯等科技设备护航车辆安全通行……科技创新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便利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研发应用多款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在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逐步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为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办了专家技术扶贫班,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头,学完的学员回去全都脱贫。”“看到科研成果惠及千万户农民,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

  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前)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马铃薯基地直播带货,帮助当地销售马铃薯(20204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长期驻村扶贫的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是率先把院士工作站建在村民小组的科技特派员,他和团队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的力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中,几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成为支撑全面脱贫的一支硬核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计120余人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0余个市(县)开展扶贫实践,取得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

  京津冀等区域雾霾天数显著减少,北京PM2.5浓度持续下降……近年来,我们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坚守。他留美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任教,深耕大气污染防治4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蓝天守护者

  尽管已经70多岁,但我还是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责任。郝吉明说,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